百件老服饰见证服装史
早报讯(记者吴云龙陈少恭文/图)今年8月份筹建的闽南服饰文化陈列馆征集情况如何?截至昨日,该馆已收到了一批自清末以来,独具闽南地域特色的服装共一百件。
同时,该馆还收集到了一批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缝纫设备,包括美国的“圣嘉”牌缝纫机,以及用开水和木炭作为热质器材的青铜熨斗。
“买衣服,到石狮!”这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时就流传的一句话。而石狮服装产业,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清末。据了解,当时为了生计,晋江石狮很多居民到东南亚一带谋生,往返两地之间将一些“洋服饰”也带进了石狮。
“到东南亚一带谋生的石狮居民,不仅带回了当时在国外较为流行的服饰,也带回了一批先进的缝纫设备。”石狮市博物馆李馆长称。他认为,可能是这种走在别人前列的服饰,激发了石狮人创造服装产业的构想,最终付之实施。
建闽南服饰文化陈列馆,不仅是为了收集清末以来的百年服饰,让众人对过去的服饰有个了解,更重要的是为现代的服装企业提供平台,让企业在新旧之中磨出火花,走在服装潮流的前列。
石狮最早是靠服饰产业起家,石狮人对服饰也有着特殊的感情,设立“闽南服饰文化专题陈列馆”很有意义,可以让我们回顾闽南服饰发展的一个历程,继续发扬闽南服饰文化。
博物馆设立“闽南服饰文化专题陈列馆”并不是沉迷于过去、收集一些古老的服饰来自我欣赏,而是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。
服饰并不仅仅是我们身上所穿的服装,它还有自身的内涵。石狮是“中国休闲服装名城”,设立“闽南服饰文化专题陈列馆”就是期望展示出闽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服饰文化的精髓,以期对本地的服装企业发展起推进作用,继承并创新我们闽南服饰独有的特色。
本地的工商企业可以从过去的服饰中汲取设计的灵感,而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发展也很有借鉴作用,听到石狮有了“闽南服饰文化专题陈列馆”,在欣喜的同时也希望它能对企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。
Comments on '百件老服饰见证服装史' (0)
评论Feed